李青:交织
策展人:张颂仁
东方基金会,澳门
2012年6月20日至年8月26日
李青的新系列涉猎了不同时代的典故,引进了天马行空的联想。从欧洲画史到老照片和当前的出口工业,围绕衣饰的大主题而引发多个议题。旁触的命题包括工业生产、文化身份、纺织作为自主与抗争的现场等。辽阔的时空错落让观者迷路,不过似乎让画家打开联想的领域。美术史的典故在作品上蒙了学术的面纱,同时遮蔽了作者创作时的视觉想像渊源和作品的意图。李青如何制定他的图象选择?他心目中的历史框架与观众对象是甚么?在作品的学术面纱之下有没有埋藏其他寓意?这都是李青这几组作品留给我们的追问。
三组作品有一缕若断若续的迷蒙接连逻辑。论理似乎有可说的道理,但又似乎不必然,原因是贯通三组作品的是图面意象,不是言论。穿过三组梦境一般的章节、触发连串联想的,大概是「棉絮」或「羽絮」,那种用以充填棉袄的材料。这种羽轻柔静的材料会顺着微弱的波动飘舞,化为幻像的羽云,引起无端的遐想。《幻术》画的场面是脱离工业制作囚牢的一阵羽云,化成世界地图,在一刻灵光似的梦境呈现了制衣工业和资本运作的全球图景。不过这里没有劳工阶层的谴责,因为同组作品的录像和西洋画又正面发挥妇女纺织劳作的原始创作记忆。
絮梦在第二组作品中带出了云与降落伞的漂浮意象。我们从画家的注释里知道降落伞的意象最后落实为女裸体上的华服。最后一组作品是了无人迹的史前世界。画家告诉我们这是自然博物馆橱窗的布景,而他让原始人撤离画面,只留下一地褪落的体毛。这一连串梦境的剧终是原始人的脸与戴面纱的人互撞,两个图形于是混合而为一。
笔者对这系列作品的论述是以轻柔的絮材为干,用倒叙法贯串当下生产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现代初期对史前人类的想像。
顺着李青使用画典的安排,增加了另一层解读。作品首先由戈雅的《战争的灾难》开场。历史背景是西班牙抵抗拿破伦征服的解放战争,戈雅描绘战争的残暴和丑恶。接着提出的也是十九世纪的欧洲画,是「前拉斐尔」画派沃特豪斯的《珀涅罗珀》。最后有一幅马格利特超现实风格的作品,和民国时期妇女肖像。奇怪的是,李青使用的中国素材很少,而引用的西洋经典绘画在时代上跟中国当时或现代现实都相距甚远。
李青新作品所设下的谜语很像他前几年成名作品的图象游戏。他设计了明显的图面谜语,诱导观众注意,以致忽视画面的时下社会议题。这系列作品有一条贯通的伏线,就是战争。《戈雅之林》的原作在树上挂了几具截肢断首的尸体,唐突恶心,但于这里被弃置的耶稣节庆戏服替代。沃特豪斯《珀涅罗珀》的纺织劳作固然是为等待丈夫从战场前线归来。而李青的降落伞油画《降落欲望岛》亦基于二次大战战余物资被转化为消费服装的故事。
于是,讉责战争的寓言从解放战争转换到耶诞消费。而在耶稣诞己成为西方销向全球的消费大狂欢的情景下,其隐喻的血汗工厂,亦在跨国商业的新时代里替代了十九世纪的帝国殖民政治。录像作品《絮》的诗意失神联想,出自机械式生产程序中偷闲的片刻。在接连的油画《幻术》里,女工的梦幻情境正是世界地图,是她劳工链条之上的资本运作全景图。跟女工对比的是珀涅罗珀。珀涅罗珀忠心矢志等候丈夫尤列斯从战场归来,于是她在家中的纺织劳作就成为支撑道德和意志的修行。在战争的大后方,为了抵抗社会压力,保持忠贞,珀涅罗珀的纺织劳作是自主自发的,而且有抗争意义。
《丰盛之冠》和《戴帽的女士》的时代定位是二十世纪民国。那是西方首次成为「化育」中国人民的年代,而衣冠的冠尤其像征了文化转向的标志。通过降落伞布料的故事,李青同时点出战争经济作为新市场经济的基础。殿于系列之末的自然博物馆橱窗影射原始人脱离「原始」,脱毛穿衣的假设故事。可是图画中又留了一丝线索,那就是远处冒烟的火山。观者不禁怀疑原始人离场的真正原因:到底是因为「进化」成穿衣戴帽人所致,还是被自然灾难火山爆发威胁所致?
无论怎么解读,李青的作品总是保留了他的谜底。于本文作者而言,还有一个未尽的谜,那就是西洋美术史和文化政治的关系。诠释美术史意象在欧洲十九世纪曾是转入现代艺术的争持阵地,如马耐的经典意象挪用风波,曾是现代艺术的争议焦点。亚洲近代的新艺术,挪用经典亦成一时风尚,只是挪用的典故往往是离开本地历史颇有距离的西洋经典。这现像似乎有必要深究。在今天经济和政治都不稳定的全球时局,变机叵测。于是,在这种混乱时刻,是否欧洲现代历史的渊源成为反省新秩序的必经之途,所以有必要从破碎的欧洲历史意像中整理脉络?或是更浅近的原因:挪用西洋典故只是反映了中国学院界的新八股;学院正在努力消化西洋的文明史观,以期为下一步的学术重整建立基础?又或许,此中没有奥妙,没有清晰企图,只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个性里某程度的精神分裂?这些提问于这里无法找到满意的答案,只能打开问号,以俟来者。
文:张颂仁
写于人民共和六十三年初夏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李青:交织”展览现场,澳门东方基金会
散落的目光
如果说,李青个展的主题“交织”所涵盖的是一种混合的状态,那么在展览现场最终给观者带来的感受则是一种细腻的、柔软的迷离感。至少,我很难用清晰的、精确的词汇去概括我所获得的体验。在这一点上,“交织”所隐喻的不确定感和流动性恰恰是最动人的。
无论是双屏影像《絮》还是架上作品《幻术》、《降落欲望岛》都透露出一丝忧愁,它弥漫在整个叙事的节奏与视觉的感观之中。或者说,李青新作中的忧愁不再是通过图像进行塑造,而是对塑造本身的疑惑:那些时而飘零的感性经验与不断反制的理性结论。在这个层面上,李青的这几件作品构成了一种对理性认知现实世界的反观,它将理性认知回溯到那些温存的偶然性信息与得出结论之后的虚无感之中,试图通过对疑惑的表述促使观者回观自身对世界的不解之情。
即便能回溯到最初的时光之中,李青的作品也没有流露出对这一回溯行为的满足,那样显得感性得有些贪婪。作品《互毁而同一的像·进化》中猿人的形象与古典雕塑的衣纹进行了互毁,最终形象重叠成影。当二元关系被破坏的时候,回溯者自身所处的原点也就不再那么明晰,回溯的行为也就不再是重返对现实裂缝进行想象的乌托邦。
这种认识是残酷的,它一方面质疑了我们对事物进行渴望时的眼睛,眼后的立场是如何在现实语境中被塑造的;另一方面又对这种质疑本身有些绝望,因为我们的脚步总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自己反对的那个点。亦如作品《自然史橱窗》,纽约自然史博物馆极尽可能的用科学的客观性再现我们进化的形态。然而,李青却将行走在这一场景中的人物去除,只留下一串脚印和毛发。他有意的设置了一种疑问,去除了主角,留下残缺不全的现场,这个时候科学就被模糊了。这种模糊行为涉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艺术是为客观的认知世界的需求提供答案?艺术是现实结论的注本?显然,李青并不这样认为。可以说,李青放弃了通过艺术对重建现实秩序的迫切,没有对未来做单一的许诺,而是采取一种温和的观望。
假设艺术不是仅用视觉传达理性结论的话,艺术就不再是一种解释工具。在作品《戈雅之林》中,李青将视点落实于艺术系统内部,艺术家绘制的背景树林、戈雅原作印刷图、画面的涂白、实物树干与模仿死者造型的衣物(那顶多次出现的帽子)、被绘制的实物光影。这些互为对象、互为观看的视觉之物之间的标准、立场、边界被模糊了,并构成一种运动关系。就像卡夫卡的小说《城堡》,难以辨析谁是主角。这个时候,绘画在其中显得有些尴尬,无枝可依得有些忧伤。绘画不再是一个独立而存在的世界,它的目光所及之处也不再是可以把握的整体。
相对于整个展览而言,李青所呈现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好坏,而是彼此关联的存在系统,它如是我误以为真实地看着你们,而你们却假装思考关于我的想法是否真实。实际上,最动人的时刻便是:一个被艺术所叙述的歪打正着的世界,却总是被自己釜底抽薪。
文:崔灿灿
此网站所有版权归李青工作室所有